党校工作,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咨政是目的,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党校“不是一般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不仅是培训轮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且负有科研咨政的重要职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县级党校要研究新方法、创作新局面、谋划新思路,充分发挥其政府智库、科研咨政作用。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科研咨政服务。县级党校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以此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明晰党校职责,明确自身的政治导向、理论引领和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要压实领导责任,高度重视科研咨政服务这一职能职责,将科研咨政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中心工作议程,与教学工作总体布局谋划,切实抓好抓实政府智库和科研咨政工作。
把握规律,顺应需求,努力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党校教学、科研及咨政一体化是党校教育的重要规律,是新形势做好党校工作的必然要求,认识并把握好规律,才能遵循规律办成事、办好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培训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大熔炉”和“主阵地”,当下学员学历层次高、社会见识广,党校教师不能只充当一个“二传手”或是“传话筒”,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学术功底,以具体案例、实践经验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科研支撑教学的作用,形成“讲精品课、出精品文章、科研上讲台”的良好局面。此外,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必须紧紧围绕党性教育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作为县级党校,科研专题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区域性热点难点问题,让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对策建议能直接、迅速进入决策咨询视野,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创新理念,提高水平,着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是党校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基层党校的师资队伍优劣决定了学校的质量和水准,也决定了校风和学风。把教学中的难点作为科研的重点,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解答困感,使科研发挥服务教学的实际功能,这是党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党校教师要突出讲政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既能走上讲台上好主体班次课,也能走进基层做好宣讲员,更能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作为县级党校教师,要不断加强严谨治学和调研科研力度,学习理论原著,完善党的理论和党性方面的知识,丰富头脑,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关心时政,确定专研学科,立足研究方向,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能力,努力成为学科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和业务的行家里手;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了解民生中的难题,对基层出现的新问题、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有更好的认识和分析,提升对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能力,多出科研成果,积极发挥外脑作用。(长宁县党校 冉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