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谋的是人民幸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自己的力量和责任担当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守好人民的心是党员干部夺取胜利的“法宝”。回望历史,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关键就在于党深深植根于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人民幸福,守护人民的心。为人民服务不是喊口号、念文件、挂标语,而是一点一滴、一件一桩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体现在关心百姓“柴米油盐”生活上。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不做“难汲深井”的短绳,不做“难负大舟”的浅水,要乐做百姓的暖心人、贴心人,要愿做群众的“排头兵”“领头雁”。时刻以人民为心、人民为重、人民为行,事事想在前,件件落在实,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历史担当,立足岗位、勤勉工作,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真正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用实际业绩成效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心。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守好人民的心是党员干部追赶目标的“底气”。“人心齐、泰山移。”无论任务再艰巨、考验再严峻,只要能得到人民的心,就能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从“半条被子”捂初心的女红军,到守岛就是守国、一生做好一事的王继才,再到扎根深山扶贫、以生命诠释初心的黄文秀……无数党员干部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守好人民的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民之所想想之,民之所往往之、民之所怨弃之。顺应时势变化和人民需求,既立足当前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好、落实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实绩,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磅礴伟力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守好人民的心是党员干部展现新作为“内核”。“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朴实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古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何况今天的共产党人!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党员干部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唯有始终以人民的评判标准作为“赶考”的方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切实了解真实情况,把群众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往前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早日实现。(长宁县党校冉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