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0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公益项目

    • 关于我们

    • 公益捐赠

    • 志愿者

      文章详情

      党员干部应从“七一”讲话精神里涵养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

      来源方式:原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充满了历史担当精神。党员干部应时刻铸牢担当精神,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勇于担责、担难、担险,努力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

      树立担当精神,需校准思想航向、补足精神钙质。“天下事,坏于懒与私。”私心杂念太多,跳不出私利的“圈子”,怎么可能做到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准绳,树立一心为公的情怀,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体现共产党人的党性觉悟、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时刻体现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为民斗志、为民奉献。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不推三阻四、得过且过,带头干、领着干,团结一切力量,冲破一切阻力,战胜一切困难,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怕困难、不惧牺牲,只争朝夕、勇立潮头,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树立担当精神,需铆足奋进毅力、敢于创新亮剑。勇于担当,不是盲目蛮干,不是不顾条件、急于求成,而是面对改革发展难题,用好创新思维,努力探索新规律、想出新办法、找到新出路。正确应用创新的手段和创新的办法,进一步摒弃已经不适应发展新要求的增长路径和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新途径为工作所用。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格局、新常态,应推陈出新、顺势而为,拿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拿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担当,拿出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劲头,真正做到愿作为、会作为、善作为、敢作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争取更大光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员干部始终高扬担当与实干的风帆,就一定能够取得不负人民、不负历史的优异成绩。(长宁县党校  冉卫平)

      版权所有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161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145号电话:010-6536955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邮编:100026  技术支持: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