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0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公益项目

    • 关于我们

    • 公益捐赠

    • 志愿者

      文章详情

      「一帶一路」十周年華文媒體的作用——参加第十一届世界華文傳媒論壇

      发布时间:

      来源方式:原创

      来源:香港鏡報 (作者:香港鏡報執行社長  徐新英)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成為全球共識,中國與世界聯繫日益緊密的當下,海外華文媒體應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積極主動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服務華僑華人、促進中外友好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面對發展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華文媒體更需要交流對話、攜手前行:一是凝心聚力,做「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者;二是把握機遇,做當代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的講述者;三是堅定自信,做文明交流互鑒的促進者;四是創新合作,做國際輿論新格局的建設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麼一大批心繫桑梓、心繫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海外華文媒體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記錄者。無論是在近代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時刻,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時期,還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中,海外華文媒體從來沒有缺席過,總是以難以割捨的家國情懷,把記錄歷史的責任擔在肩上。

      愛國、愛家鄉、愛自己的家人,是香港僑團一個重要特點,家國情懷是香港僑團共同的「根、夢、魂」。香港僑團是天然的民間外交官、公關者,在「走出去請進來」,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功能和角色。長期以來,香港僑界秉承愛國傳統,團結僑界,以僑為橋,攜手香港各界,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和支持「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社會各界認可的愛國愛港的主力軍之一。

      縱觀海外華文媒體的歷史,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與祖(籍)國和家鄉的命運緊緊相連,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華文媒體常年紮根海外,橋樑和紐帶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因此,無論作為主導還是協助力量,開展「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活動,華文媒體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媒體行業面臨新興媒體裂變式的發展,媒體變革無處不在,而融合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海外華文媒體業態呈現出傳播介質深度變革、交互融合,境內外華文媒體互聯互通,華文媒體更深影響海外熱點事件輿論等特點。遍布世界各地的華文媒體都必須迎接新的變革,以海外喜聞樂見的方式與易於理解的語言,將中國推向全世界;能夠以「見證者」「記錄者」的視角,將「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和生動故事傳之華社、傳之所在國、傳之四海。

      香港《鏡報》積極利用創辦人及現在主要負責人深厚的華僑華人背景,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所覆蓋的國家,整合資源,開展與部分往來密切的沿線國家的招商、交流、考察合作。諸如,《鏡報》創始人徐四民先生是緬甸著名華僑,現在《鏡報》的負責人也是在緬甸出生、長大,緬甸又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一,基於此,《鏡報》充分結合自身優勢,促進中緬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與緬甸之間的交流。《鏡報》通過專程邀請緬甸官方人員來港的方式,已經主辦了多場緬甸在香港的招商投資推介會。同時,《鏡報》也多次率團考察緬甸,還率團參加當地的佛學論壇,從官方、民間、佛教等不同層面促進中緬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與緬甸之間的往來。

      《鏡報》植根香港、面向海外,積極架設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的橋樑,講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美美與共的故事,促進中國與各國在文明、文化領域的相互理解與交流,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鏡報》成為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台,積極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大力傳播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鏡報》既是「絲路」理念、「絲路精神」的弘揚者和傳播者,也是「絲路」建設、「絲路」聯通的參與者和記錄者。《鏡報》植根香港、面向海外、影響主流,熟悉祖(籍)國和華僑華人居住地,擁有在全球各地採集信息能力、中外政商學研人脈網絡廣泛、擁有相容並蓄跨文化視野等優勢,在傳播「絲路」理念、宣介「絲路精神」、講述中國故事過程中,能促進信息分享、政策溝通、文化交融、民心相通,讓共商、共建、共享的「絲路故事」傳之四海。

      包括《鏡報》在內的華文媒體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做海外僑社中華文化的守護者、華人社區民族精神的構建者、華僑華人中文教育的涵養者,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華文媒體應繼續發揮獨特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現中國發展,促進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國,更好地認識一個文明開放、和平和諧的中國。華文媒體繼續發揮自身特點,為促進和回饋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為加強中外各領域交流合作和友誼作出新的貢獻。海外華文媒體承載著華文信息傳播職責,架設起中外互聯互通橋樑,充當著中華文化傳承載體,扮演著華社華人形象代言,提供著華裔族群的精神食糧,是各國華僑華人社會的一面旗幟,是一支獨具特色的國際輿論力量。

      「一帶一路」是機遇之路、創新之路、繁榮之路,有利於打造新時代中國同世界各國開展最廣泛合作的國際新平台。華文媒體將持續探尋更有效的傳播方式,向所在國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推進「絲路」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華文媒體要建立機制促進交流,以責任共擔推進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搭建人文交流、文明交融的平台;要以人文交流為紐帶,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衛生等諸多領域不斷開展合作交流;要為共建「一帶一路」積極貢獻智慧,在文明互學互鑒、交流交融中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廣泛凝聚各國共建美好世界的共識。

      華文媒體要充分發揮溝通中外的橋樑作用,以當地易於接受的話語方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共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编辑: 薛小乐  史浩宏

      版权所有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0161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145号电话:010-6536955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邮编:100026  技术支持: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