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于近日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一个关乎全体人民实现“健康中国”梦想的顶层设计,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现实与未来意义的中国画卷。
人民群众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指数,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而实现中国梦的目的,又是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幸福作为重要标志。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整体。《规划》正是从基础构成到顶层布局,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健康幸福的根本,将她作为规划的出发点与目的地,形成了一条既有基本原则又有实际要求,既有近期指标又有长远规划,既有奋斗方向又有具体路标的中国式道路。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中国医改的成功正是取决于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以及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通过医改,成果不断惠及人民,从而实现了人民健康水平的“一升两降”(人均寿命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降低),对一个占世界人口总数1/6的国家,这是一个奇迹般的成就。
《规划》既确定了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又以客观务实的精神提出了一些具体领域的具体目标。大到“十三五”期间全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小到医疗服务上“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以及急慢分治的服务流程。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惠及群众,建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
《规划》既从广的方面规定了2020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的广泛性与覆盖率,又从关键节点上打破以往的界限,实现了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减少了群众“跑腿”“垫资”的烦恼。
针对困难群众这一特殊群体,《规划》特别强调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使之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总体部署统一起来,提高了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支付的精准性,突出了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低收入救助对象以及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
与《规划》总的精神相协调,一些地区也在不断打破改革“坚冰”,寻求新的突破。如浙江省便率先推出了个人医保“活化政策”,明确个人医保资金可用于配偶、子女、父母的医保费用,实现了“家庭共享”。
“家庭共享”政策破解了个人医保账户的使用局限,既符合家庭伦理也符合民法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她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国富积累与医改成果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分享,更为实现“大医保”“大健康”的未来目标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自然,任何人性化的政策都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既是为了保障政策的顺利执行,也是为了预防与解决新的犯罪,如人为诈骗或将医保资金挪作他用等现象。
任何人性化的政策也都需要更为人性化的实施,需要各个管理与执行部门、医疗机构以及人民群众的协同参与。《规划》确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浙江“家庭共享”模式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尝试,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并不为众人知晓,在冬天为患者听诊前先将听诊器焐热的医生,那些为了让连续工作的医生多一点休息而忍痛等待的患者,都将是支持中国医疗事业前进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何来医患矛盾?有了这样的动力,医改注定成功。而将所有因素汇集起来,“健康中国”的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便更加值得期待。